-
平遥牛肉晋中
平遥牛肉是博大精深、源远流长的中国食文化的精华之一。平遥牛肉之所以醇香可口,绵柔鲜嫩,久盛不衰,是和它的特制工序分不开的。杀牛时血放尽,按部位选料,用咸水煮厚汤养。咸水为当地城内井中之水,浇沸后,用小火炖煮,厚汤养渗。平遥牛肉刚出锅时,不用刀切闻不出味来,只要用刀一切,浓郁的香气便扑鼻而来,即使站在几米远的地方,也能闻到。颜色红润,纹路清晰,绵软鲜嫩,是佐酒下饭的上乘佳肴。平遥牛肉从明代中叶起就已驰名,清末慈禧太后途经平遥,享用平遥牛肉后,闻其香而提其神,品其味而解其困,故将其定为皇宫贡品。
了解详情>> -
太谷饼晋中
太谷饼是山西省传统名吃,因产于太谷县得名。始于清代,太谷饼具有甜而不腻、酥而不碎,味美鲜香等特点,以其香、酥、绵、软而闻名全国,享有“糕点之王”的美称。太谷饼为“晋商饮食文化”的典型代表,著名歌唱家郭兰英那首清脆悠扬的“平遥的牛肉太谷的饼……”更是让太谷饼的美名传遍天下。
了解详情>> -
平遥碗托脱晋中
平遥的碗脱由清光绪年间城南堡厨师董宣首创,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。光绪二十六年(1900年),慈禧太后西逃西安途经平遥时,品尝这种食品后,赞不绝口。当场赐予重赏。于是,碗脱名声大振,成为一种地方名吃。平遥碗脱的制作方法是将白面用温水调成糊状,再加以一定比例的盐水、大料水和菜子油,由稠调稀后盛入五寸小碟内上笼蒸15分钟左右,蒸熟凉切后即成。
了解详情>> -
榆次灌肠晋中
榆次三件宝,元宵、灌肠、豆腐脑,这是流传在当地赞扬榆次传统风味食品的民谣。榆次灌肠具有浓厚地方特色,是榆次“三宝”之一。 灌肠以荞面制成,入口爽利而筋,味烈,素淡开胃。早先,其制作方法比较简单:用冷水将荞面打成糊状,入锅煮熟,蘸醋、蒜而食,谓之“吃糊糊”。后来,经逐步改进,将糊状的荞面放入小碟内,上笼蒸制。蒸制而成的灌肠,形如碗碟,大的直径20厘米,小的直径15厘米,色灰如瓷,呈半透明状,不粘不连,软而坚韧,富有弹性,佐以醋、蒜汁食之,既可冷食,也可热炒,别有一番风味。
了解详情>> -
榆次豆腐脑榆次
作为榆次"三宝"之一的豆腐脑,历数百年而不衰,至今仍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。榆次豆腐脑,奇特之处,在于“打卤”。榆次豆腐脑的历史悠久,要从清朝年间说起,那时候榆次小东关有个叫白海马的人,以制作豆腐脑而闻名远近。白海马的豆腐脑,由“三锅”组成。大铜锅里,是以上等的粉条、黄豆、淀粉及各种调料煮制而成的卤汁。售卖时将铜锅架在笼圈套盒里,下置木炭盆以保温;火锅里,炖上丸子、猪肉片、油炸豆腐片等;直径尺余的砂锅里,则盛着豆腐脑。食时,先将一勺豆腐脑盛入碗底,浇上铜锅里的粉条、黄 豆、卤汁,再放上火锅里的丸子、肉片、油炸豆腐片,再滴几滴香油。色泽微褐,香气四溢,鲜嫩可口,令人流连忘返。
了解详情>> -
晋中抿蝌蚪晋中
因状如蝌蚪而得名,其主要特点是面杂多样,营养丰富,色泽鲜亮,冬季食之驱寒增热,夏季食之避暑降温。尤其是其形状独特,入口稍加咀嚼便如蝌蚪游入胃海,并能促进胃蠕动,增加胃动力,是养生的最佳饭食。抿蝌蚪用料广泛,白面、玉米面、高粱面、豆面、荞麦面均可。通常以温水和之,用蝌蚪槽抿入锅内煮熟后,配以各种荤素浇头,调和食用,内虚外筋,鲜美无比。肉炸酱抿蝌蚪,柔和香软;炒酸菜抿蝌蚪,酸滑利口;西红柿抿蝌蚪,色鲜味美……浇头不同,其味各异,美不可言。
了解详情>>